可爱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案 > 当前文章

经典文案

59句关于孝的名言哪些是孔子说的精选文案

admin 2024-01-17 12:07:49 59 阅读

关于孝的名言哪些是孔子说的

1、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

4、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清代徐熙《劝孝歌》释义:如果你行孝道,枉披这张人披了。

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大致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哪怕感到心累也不怨恨。”孝敬,而不愚孝,不是盲目地孝道,父母要你去干坏事,你也唯命是从,父母如果违法甚至犯罪,你也加以劝阻或制止,那就是愚孝了。

6、孟懿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为谥号)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孔子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问:“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照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7、有些人回到家中,对宠物又抱又亲笑眯眯的,对父母却会忍不住摆脸色,难道对父母的耐心还不如对阿猫阿狗吗?

8、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9、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10、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11、这句话出自《孟子.万章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解除父母的忧愁,父母是我们的精神天地,作为子女孝敬父母,父母也会很高兴,那么做子女的也会很高兴,父母开心快乐作为子女的才会真正的快乐,孝顺父母并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这需要付出实际行动和孝心来证明自己对父母的孝顺。

12、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13、“逮其成长,事与心违,曷胜风树之悲,顾瞻松楸,未尝不流涕太息。”——金・王若虚《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

14、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5、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16、——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关于孝的名言哪些是孔子说的)。

17、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婉转的劝说他们。如果父母不听取自己的意见,仍然应该恭敬的对待,不要触犯他们,虽然忧心操劳,但不要怨恨他们。”

18、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9、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0、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1、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2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3、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4、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5、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6、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27、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8、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9、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

32、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33、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34、(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35、1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6、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37、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名言吧,名言易于留传,是浓缩的精华。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关于孝的名言合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孔子孝的名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8、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9、从这个意义上再推而广之,能够去关爱别人的父母长辈、善待别人的孩子与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就是“仁”。

40、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孝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这句话出自《礼记》,孝子奉养父母的方法,其实就是让父母开心,不做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情,真正的孝子一定是有孝心的人,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可以竭尽所能来赡养自己的父母,做到让父母高兴,并不违背父母的意思,所谓孝顺,什么是孝,讲究的就是一个“顺”字,孝顺父母就要顺从父母的意愿,让父母开心快乐,就是作为子女最大的孝道。

42、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3、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厌恶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44、如果我们能在屈指可数的日子里,与父母好好相处,嘘寒问暖,重视他们生活的毎时每处,给予他们关心和理解,也就不会有太多遗憾和痛苦了。

4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46、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注释)孝是天经地义的。

47、   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48、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49、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50、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51、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52、每个做子女的都希望自己父母永远健康长寿,可是却无法让时间缓慢或驻足,当你想奉养双亲时,却发现时间已把他们从我们身边永远的带走。风之于树的无奈就如同时间之于人的无奈。

53、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54、像张奶奶的儿子一样,只有养的形式,没有爱的核心,并不能等于真正的“孝”,父母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呵护。

55、孔子说,我们做子女的人,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呢?两种心理,一种因为知道父母的年龄多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而高兴;但同时又害怕,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的终站越近,为儿女与父母相处行孝的时间也越短,所以就有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了。

56、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57、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5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