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案 > 当前文章

经典文案

60句马克思关于道德的名言精选文案

admin 2024-04-02 13:34:08 59 阅读

马克思关于道德的名言

1、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2、中国的国学热,早先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反弹,现在是1989年后的文化现象。表面看,它跟怨天尤人骂祖宗的《河殇》唱反调,其实骂和捧,很可能是同一拨人。研究中国,中国人研究叫国学,外国人研究叫汉学,这是同一门学问吗?我跟汉学家讨论,他们经常说,咱们的研究对象都是中国,何分彼此。但一谈具体问题,分歧就来了。(马克思关于道德的名言)。

3、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4、----斯米茨----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一个有德性的人,往往为他的朋友和国家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必要时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5、在没有养成习惯之前,快乐常常诱导我们选择做不道德的事,痛苦则迫使我们选择做不道德的事,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并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选择习惯一旦养成,道德的活动本身就能够带来快乐,这种快乐又诱导我们选择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一个道德的人也可以说并不难。

6、20世纪30年代前后,一些丢失的马克思的手稿被意外地发现,其中包括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份手稿的问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手稿中浓墨重彩的异化概念。与此同时,研究黑格尔哲学的兴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不同程度地升温,从而使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异化”概念以黑格尔的方式推动了对马克思相关概念的发掘与探索。其结果就是对马克思意识哲学的开发,重新定义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理论方式就是人道主义的(Humanist)或批判的(Critical)马克思主义。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和法国的存在主义是其代表。虽然这种意识哲学并未冠以道德的名义,但在异化概念和批判理论中显然隐含着道德判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道主义的或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必定是与伦理相关的。然而,作为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一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这种理论方式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代表人物阿尔都塞旗帜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认为包括道德观念在内的主体意识只能是对客观事实的体验和感受,不能作为科学成分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

7、77原谅自己的一次失信,就是结交了一个不良之友。

8、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冷静地直面他们生活的真实状况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9、你憎恨被别人欺骗吗?那就不要去欺骗别人。克里索斯托(马克思关于道德的名言)。

10、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11、——苏霍姆林斯基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12、————(美国)富兰克林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

13、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14、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15、109诚信做人八面来风,虚伪处事四面楚歌。

16、马克思是哲学博士,老婆是贵族女儿。他俩是旧世界的叛逆者。恩格斯是资本家,红色资本家。他用他挣的钱,养马克思做学问。马克思主义是西学的一支。这门学问有三大来源,德、英、法各都是欧洲国家。如果不研究西方,不研究资本主义,等于无的放矢。

17、(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

18、43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契诃夫

19、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20、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21、我不是共产d,但见过共产d人。大革命时期的,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后各个时期的,当官的也好,老百姓也好,我都见过。

22、----池田大作----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贺拉斯----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

23、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24、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25、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26、●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27、————(春秋)管仲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美国)富兰克林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28、33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29、----柳宗元----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30、(1)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恶的意志,这是主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性观点有孔 子、孟轲“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说”,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说”等。

31、  在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必须解决人们的信仰问题,这是其本身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从本质内容和根本功能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32、他宁愿捐弃世人所争夺的金钱荣誉和一切财物,只求自己的高尚。----亚里斯多德----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

33、阳光照耀各地情况不同,于是产生了我们赞叹不止的四季。同样,道德也使社会义务与每人的等级地位相吻合。

34、美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

35、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36、——(美)富兰克林有关诚信的名言和意思·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37、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么一点。————巴尔扎克道德对人的约束,要根据他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8、30要把金钱置于诚信之中,不要把诚信置于金钱之中。

39、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

40、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1、55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42、毛泽东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43、资本家就是这样,无时不刻都在盘算着利益,只要有利益的事,都会去做,而利益很大的事,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做,哪怕冒着生命危险,哪怕践踏法律底线,哪怕违背道德底线,都在所不惜。

4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关于品格修养的名言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培根

45、极端的恶德和极端的美德就像绝对的恶一样肯定要弄死

46、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47、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8、112将诚信存入生命的银行,为你的事业成功兑现珍贵的利息。

49、在学界,关于马克思道德思想的研究中,有这样一种疑惑,即马克思在理解历史、分析社会的时候是从道德原则出发,还是从现实出发?有人认为,这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对此,笔者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包括道德思想都始终是从现实出发的。因此,考察现实维度中的马克思道德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今天的现实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全球化的世界,在信息化的当代,如果失去了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认知和认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就会面临认知和认同危机。

50、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要有群体活动的地方,都会如此,强大的欺负弱小的,这便是大自然的法则,人类身上至今都体现有,只不过人类的大自然法则越来越文明,是看不见的硝烟战争。

51、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52、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53、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特别是经济关系。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54、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具有坚实理性论证的科学性信仰,因而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

55、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56、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57、为何很多家庭,爷爷抽烟,爸爸抽烟,孩子也抽烟?说白了就是从小在孩子教育这一块,不知道克制自己不好的行为,如果父母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抽烟,试问孩子能自己学会抽烟的概念有多大?

58、阿伦特写过一本书,叫《极权主义的起源》。极权主义的意思也是如此。

59、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