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案 > 当前文章

经典文案

45句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句精选文案

admin 2023-11-25 12:01:33 59 阅读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句

1、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2、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3、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南溪地逐名贤重,深锁群山。燕喜公闲。一斛明珠两小鬟。

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句)。

5、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6、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后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他长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极易发人深思,从中引出各种“心各异”的情状和道理来。说明诗人很伤感。于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

7、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8、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9、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10、  飞来庭树上,初但惊儿童。——白居易《和《大嘴乌》》

1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4、纸鸢上常画老鹰,故名。严格来说,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

1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16、赏析: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小女孩越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17、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元稹《织妇词》

18、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1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0、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1、  天公似欲败蚕麰,雨冒南山暮不收。騃女痴儿那念此,贪看蝌蚪满清沟。——陆游《春雨六首·其三》

2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3、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24、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

25、“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26、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李涉《牧童词》

27、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28、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29、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2、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33、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李涉《牧童词》

34、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35、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村边杏花白.静者亦何事,中儿正织鸡笼,腐叶著秋枝.秋中雨田园即事(唐)耿湋漠漠重云暗。儿童急走追黄蝶。

36、4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37、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简析)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将一“偷莲”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当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童顽皮、纯真情态。

3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白居易《池上》)

39、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40、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1、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4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村居》(清)高鼎

4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44、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李涉《牧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