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案 > 当前文章

经典文案

97句老子的名言警句及出处精选文案

admin 2024-03-28 12:21:31 59 阅读

老子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1、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2、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战国·老聃《老子·三十一章》

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5、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曾国藩再有本事,总结的都是他主观的认知和判断而已,他会根据对方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来揣测对方的脾气秉性,人品境界。

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8、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0、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1、“杜鹃再拜忧天泪”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句是对第二句的深化,这里是诗人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心。

12、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3、(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14、《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6、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17、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聃

18、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9、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2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老子《道德经》

22、再能说,赶得上苏秦口才好吗?再长袖善舞,比得上李斯的才智吗?这两位的结局不说都知道,虽风云一时,却凄惨无比,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有术而无道。

23、(75)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

2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2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2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8、《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29、人真正爱的人其实是自己,真正在意的也是自己,正因为人的本性如此,为了自己可以不惜一切,所以,老子接着说,——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如果能像爱自己一样爱天下人,那么天下都可以托付给他。

3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

31、当君主昏暗无度,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装起糊涂,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很有见地的说,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的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到了。可见难得糊涂早已成为政客们的一种权术了。

3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3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35、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道德经》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39、综合以上两条,从人的一生来看,最初接触的行为规范就是“礼”和“礼仪”。人出生后,首先教给他的是简单的礼仪知识和规范:在接人待物方面,要恭敬、谦逊、礼貌;在仪态仪表方面,要端庄、调和、文雅。这是人生的第一堂德育课。此后,人们才学习善良、宽容、诚信的道德规范。这就是以教“礼”为基础,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

40、(4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41、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古代皇帝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里,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石投入东海,要想把大海填平。

42、(2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杂事·四》

4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4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46、(82)   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是酸的——外国寓言

4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48、《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49、(88)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诗经》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2、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5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4、(17) 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短述》

55、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56、“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老子

57、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刘盆子传》,系汉光武帝刘秀接受赤眉军投降时,认为赤眉军将领徐宣回答得体,所给的当面评价,全文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意思是比一般铁器响一点,比一般废柴强一些,这位徐宣投降后被“待以不死”,赏赐了一些田宅,稀里糊涂过完下半辈子,很显然,刘秀对此人的才能评价,也就不过如此。用这句话称赞他人的才能,对方如果明白典故出处,弄不好会给您个耳刮子。

58、(6)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孟子》,为“熊掌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与鱼两者不可兼得”句的概括简化。

5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道德经》

60、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61、(翻译讲解):对待即将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6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3、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6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5、(30)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66、“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6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6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9、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7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71、(解读)《论语·为政》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

7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

7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74、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老子的名言警句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75、征服别人的人是强人,征服自己的人是伟人。——老子

76、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孟德斯鸠

77、“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所以,圣人治国,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骨骼,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种愚民的理论在孔子、庄子、韩非子、孙子那儿都能看到。

7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79、结语:典故误读的情况有不少一直流传、影响至今,如《诗经》中许多露骨的情诗被古代文人曲解为歌颂“不嫉妒后妃贤达”的马屁诗,无独有偶,同样是情诗的《旧约.诗篇》也在西方遭遇相同命运等等,其中一些是习惯用法发生了变化,一些是被后人故意变通,还有些最初不过是误用,结果习惯成自然,只得将错就错了。

80、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道德经》

82、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83、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老子》

8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8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8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德经》

88、比如说,领导因为你表现好,夸奖你,提拔你,你因此感激涕零,不知道何以为报,害怕对方以后冷落自己,同时又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达不到对方的要求,这样思前想后,坐卧不安,那就是受宠若惊。你太在意领导对你的态度,甚至自己生了病都没有这么在意过。

89、一个人懂得知足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屈辱,做事情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人生最大的祸根就是不知道满足,人生最大的过错就是贪得无厌。

90、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

91、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9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9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9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95、《孙子兵法》中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被许多后人解读为“孙子主张尽可能避免直接战斗”,甚至认为孙子有“和平思想”,事实上读完全部十三篇兵法就会明白,孙子不仅主张该战时必须坚决抓住战机,还是世界上最早系统提出“因粮于地”的“总体战专家”。

96、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