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案 > 当前文章

经典文案

70句黑格尔辩证法名言精选文案

admin 2023-12-06 15:11:50 59 阅读

黑格尔辩证法名言

1、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有一个很精彩的论断,即辩证法的提出,永远结束了哲学是绝对真理总和的幻想。以往的哲学理论,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总是认为绝对真理是能够最终把握到的,而且认为认识的根本任务即在于把握绝对真理。18世纪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狄德罗对这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有一种充满自信的形象化的描述。他说,自然就像一个爱穿时装的少女;今天穿时装时,她把双臂露在外面,明天换了一套时装,却又把胸部露了出来。……如此这般,总有一天,人们将发觉自己已经窥其全豹。这就是因为,他们把认识的对象看成是已经完成了的、给定的结果。

2、选自《克尔凯郭尔——丹麦黄金时代的苏格拉底》(黑格尔辩证法名言)。

3、1770年,黑格尔出生于一个政府公务员家庭。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在黑格尔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深造的几年里,受I.康德、B.斯宾诺莎和J.-J.卢梭等人的思想影响。在大学时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他开始研究政治和宗教,并对现实进行批判。他把哲学家与民众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同时指向宗教和专制制度。此时,黑格尔尚未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仍然认为宗教高于哲学,认为哲学作为反思的思维不能把握生命和精神的无限性。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变为体系的一个转折点。1801年黑格尔写了《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一文,参加当时的哲学争论。这是黑格尔发表的第一篇哲学论文。

4、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有所作为。”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心无旁鹜,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

5、所以不管干什么总希望有个真命天子、开明君主来作主,干什么总要查到了红头文件上的根据才放心,十多年前我曾提出,要彻底批判教条主义,便得批判仕而优则学;似乎一个人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是取决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刻苦学习与研究,而是取决于他官位的大小。这种愚昧的官本位思想,是理论研究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6、“问题不在于今天有多少‘群众’跟谁走,而在于学说的本质。如果无政府主义者的‘学说’代表真理,那它自然会给自己开辟道路,把群众聚集在自己的周围。如果它是没有根据的,虚构的,那它就会维持不久,站不住脚。”这句话,将无政府主义替换成黑格尔主义者同样适用。

7、查阅百度百科,“理”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词性。而作为名词词性的“理”共有11种词义,摘录于下:

8、“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Wasvernünftigist,dasistWirklich;undwaswirklichist,dasistvernünftig.)」。此句出自《权利的哲学纲要》一书(《GrundlinienderPhilosophiedesRechts1820》。(黑格尔辩证法名言)。

9、看看道家怎么说的。《道德经》云:“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道家的“道”指的是自然运行规律。相处宇宙间万事万物由“道”所支配,由简至繁、由少至多次第生成。又云:“冲气以为和”。在“道”的支配下,所有自然现象都是各种既有矛盾在相互竞争下(物竞)完全符合自然运行规律的结果(天择)。

10、在笔者看来,通过学习黑格尔来掌握社会规律就好比现在学习力学时去看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而不去学朗道《力学》里最先进的最小作用量原理一样,是一个效率低下、绕道过远的选择。牛顿的原始文献,还没有成熟的微积分,全靠几何来证明力学的规律,得出了一个有缺陷的理论,如果有精力去挑战一下纯几何的方法,实现思维上的满足,我当然不反对。但是时间精力有限,花如此多的精力在过去有缺陷的文献上,重复造轮子,忽视学科的发展、不去学习先进的知识(国际共运史上已经有了丰富的理论建设和历史经验),实在是一种舍本逐末、厚古薄今的行径。 

11、再看儒家的哲学体系,除去指向道德标准的那一部分人,从韩非,到王弼、张载、程颢、程颐、罗钦顺、王廷相等,对“理”的定义基本都指向了自然规律。

12、苏格拉底试图用抽象概念来定义善。黑格尔认为,苏格拉底对人类思想发展的伟大贡献,在于他认识到善必须由个体发展出来,而不能仅仅盲目地接受来自所处的文化、公认的传统和家庭等等的馈赠。苏格拉底关注主体,看起来就像那些智术师,他们不承认任何绝对的或者外在的真理。黑格尔引用了智术师普罗塔戈拉(Protagoras)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黑格尔认为,这句话意味着每个个体都有他或她自己的真理,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声明。但这不是苏格拉底的立场。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解,善是绝对的、普遍的东西,尽管它也包含主观因素。尽管对苏格拉底而言仍然有一种客观的真理,但关键在于它必须由个体通过理性和批判的反思去达到。如黑格尔所言,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在他里面就外在地拥有这种客观真理”(manhasthisoutsidewithinhim),客观真理不仅发现于我们四周的外在领域,也发现于每个个体的头脑中。智术师使用批判性反思来为他们独断而自利的宣称辩护,苏格拉底则相信,用这个工具可以抵达某个人人都会认同的客观真理。

13、黑格尔认为,康德之所以会陷入此困境,就是因为他没有彻底抛弃以往认识论的先验主义前提,即认识者与认识对象的先验对立。按照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要彻底克服这种先验的对立,第一就要抛弃物自体(自在之物),外界存在着什么固然要经过认识才知道(康德认识到了这点),外界有没有东西存在,也要经过认识才知道,不能是先于认识的设定。同时,能思的自我,也不可能如康德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没有任何内容的纯形式。因为不“思”的“思”仍然是一种“思”,即还没有思外物,而仅仅思了它本身。犹如失眠的人,告诫自己什么也别想。但真的没有想吗?不,想了,想了“什么也别想”。所以,纯思不是纯形式,仍然是有内容的,此内容即是它自身。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在这里形式即内容。

14、“道”,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的文字。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老子的这句话阐述了“道”作为万物存在的本源的地位。“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即自然规律;“德”指的是人类与人类、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的方法。“道”在汉语中有话语、道路的意思。话语是以文字表述理论;道路是路径、轨迹,延伸意义为合乎逻辑的规律的意思。在英文中的《圣经》中,“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的“道”所采用的词汇是“word”或是“logos”,“word”是话语,“logos”是逻辑、规律。以中文“道”来翻译“word”或是“logos”是非常准确的。

15、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16、分析语言结构,合理在语词构成上是动词合+名词理的动宾结构,是“合于理”的简化。故,逻辑上,“理”的所有11个含义中,凡能被“合于”有效组合形成的有效含义都属于“合理”的有效应用意义。当“理”作为职务、身份、姓而存在的时候,“合理”不能符合语言逻辑加以排除,除此之外,剩余还有7种含义均可顺利与“合”组合生成通顺的词义。以此组合的“合理”的含义分别是:合乎物质组织的纹路;合乎本性;合乎道理、事理;合乎忠恕;合乎容止或行动;合乎名分;合乎法纪、法律。而在百度中搜索和查阅“合理”,仅得到如下简单的解释文字:指合乎道理或事理。语出唐刘知几《史通·载言》:“言事相兼,烦省合理。”可以发现,对于“合理”的词义解释,词典实有简单粗略之嫌。进一步研究“理”的这7个不同意义可以发现,除了“物质组织的纹路”这一条含义不具备明显主观判定因素外,其余的“道理、事理”、“本性”、“忠恕”、“容止或行动”、“名分”、“法纪、法律”都存在着客观标准难以确定的问题,即由于无法排除人为主观判定因素而存在程度不同的无法传递精准意向的问题。而歧义性正是造成读者曲解作者本意图的最大障碍。

17、施影响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鲍威尔(BrunoBauer)、托洛茨基、布拉德雷(F.H.Bradley)、汉斯?昆(HansKüng)、海德格尔、萨特、巴特、哈贝马斯、伽达默尔

18、黑格尔也提到,“助产术”或者助产技艺是苏格拉底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按照他的解释,助产术相当于从特殊得出普遍。缺乏经验或训练的头脑,生活在由直接感知组成的世界里,即特殊知觉印象的王国。但这些特殊势必暗示着某种普遍,否则我们就不知道特殊是什么。比如,一个人在现实中看到了几条狗,如果他的头脑中没有“狗”这个普遍概念,他就不能认出它们是狗。我们需要范畴来给事物分类,进而理解事物是什么。因此,当苏格拉底践行他的助产术或助产技艺时,他是在帮助对话者达到或者发现隐藏在他们心中的普遍。

19、那么回过头来,辩证法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严格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磁铁为何有磁性一样,至今难以完整回答。恩格斯曾经这么描述过: 

20、人们之所以会觉得认识论和存在论难于统正如马克思所批评的仅仅是因为人们脱离了实践,直观地抽象地来了解存在、事物或现实而已。为了能够树立起辩证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扬弃传统形而上学中所了解的最根本的存在概念,要把存在了解成为现实无止境地向理想跃进的过程。存在不是某种最终给定的状态,而是永远生成中的不断进步的状态。

21、因此,不管是将“vernünftig”译作“合理”或是“合乎理性”,都无法规避该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有意把读者的思维引向了非理性思维模式,译成“合理”的版本最甚。毫不客气地说,正是这样的译法,成功将神启一般的哲语拉低至如胡言乱语而备受争议,不知其始作俑者可有自疚?

22、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大规律是恩格斯最早概括的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通俗解释。这三大规律耳熟能详,不再累述。在这里想提一下看过的邓晓芒先生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换个角度找点新意。他认为,黑格尔辩证法有两大要素:一是否定的辩证法;二是反思的思想。

23、“否定的辩证法”可以称之为自否定。马克思很重视这一点,他曾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否定的辩证法(或消极辩证法)。“这主要体现为自否定的能动性。自己的不安于现状,自己否定、超越,内在的不安息、自己运动”。这在我理解,就是“扬弃”的过程,“扬弃”一次是德文是“aufheben”的中文翻译,本意就是对旧事物的批判和继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扬弃的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运动是万物尤其是人、人类社会、人类历史的本性。

24、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康德所说的哲学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对传统的思维方式作出了什么重大修正呢?第一项重大的变化,既赋予了原来只是被动的认识主体以很大的主动性。或者说,使原来只是接受者的认识主体变成了认识对象的主动设定者。由于这个变化,必然就要发生另一个变化,即传统认识论所认定的先验的对立也必然要修正;或者说传统认识论总是把认识者与认识对象的对立当做先于认识的前提,而康德却认为,没有这一对立,固然谈不到认识,但这种对立在认识展开以前,只有逻辑上的意义,不能有经验实在性。例如,在认识展开以前,认识对象只是一种不可言说的X(物自体或自在之物),认识者则是一种具有先验的观念性,而没有经验实在性的纯形式(先验的自我)。不过在认识活动的展开过程中,这两种没有经验实在性的东西一经结合,便都获得了经验实在性。因此在康德看来,认识有两个源泉,一个是外在的给予者,一个是能思的我。

25、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常缩写为G.W.F.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

26、我们都在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里长大,这些变化常常导致与传统习俗惯例的冲突。一个人不需要太努力地去思考,就能看出个体角色与文化需要之间那些充满争议的问题。在全世界的许多地方,文化传统与个人自主之间都存在种种冲突。有人对下面诸多的事觉得反感,比如年轻人被迫子承父业,女人必须在公共场所蒙头,父母包办儿女的婚姻,某些特定阶层的人被禁止从事特定种类的工作,等等。如今,当人们不得不违背自己的良知而被迫跟随群众行事时,我们会感到反感。据说这类做法侵蚀了个体的自由。这些紧张关系直接指向黑格尔所理解的“主观自由”概念的核心。他相信,关于每个个体,都有某种独特的和不可削减的东西应该得到尊重。个体的人应该有权使用他们的理性,去认同那些传承自文化的惯例和价值。

27、这样,黑格尔也就把康德关于认识的两个源泉变成了一个,即仅仅留下了一个自我。但是,在感性直观中,一提起认识,当然意味着一要有认识对象,二要有认识者,现在把物自体抛弃了,只有一个认识者了。人们一定会问,没有认识对象的认识能成立吗?它去认识谁呢?或者说它去认识什么?认识者的对象就是他自己一说能成立吗?

28、智慧之鸟的猫头鹰,在文明的暮色中才开始起飞。

29、人们研究黑格尔,更多是从研究马克思的角度研究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而黑格尔也直接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早年是青年黑格尔派,了解些黑格尔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而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尽力去理解黑格尔的辩证法。

30、至于靠学习黑格尔来团结知识份子,超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实在是贻笑大方。列宁没能说服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毛泽东没能说服王明、张国焘和走资派,一定是他们学习黑格尔不够吧?毛泽东没能解决其革命生涯的第二件大事,也是他不够黑格尔吧? 

31、真理诚然是一个崇高的字眼,然而更是一桩崇高的业绩。如果人的心灵与情感依然健康,则其心潮必将为之激荡不已。

32、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觉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33、但是,如同“合理”存在否定意义的“不合理”一词一样,中文的“理性”因为包含了预期结果这种主观判定因素,因而同样存在否定意义的“反理性”、“非理性”等词。且看百度百科的释文:“理性是指人……为了获得预期结果,……再判断出最佳方案且对其有效执行的能力。”这一段释义中的“预期判断”已经明白无误传递了“理性”一词具有主观感性的一面。仅不过相对于“理”,“理性”的这种主观判定的偏离幅度小了很多而已。但是,歧义性的存在同样使得“合乎理性”无法做到使读者完全避免产生歧义,也使其不具备担当表述哲学命题的重责。

34、《哲学全书》(EnzyklopaediederphilosophischenWissenschaften)1817-1830

35、接下来,我们就谈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把作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的,以及辩证法在今天的科学世界是如何表达的。 

36、黑格尔左派,有时也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继承黑格尔学说中的革命成分,在宗教方面主张无神论,在政治领域主张自由民主,其中包括费尔巴哈和年轻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30年代和1840年代,这些年轻的黑格尔信徒经常在柏林希贝尔酒吧聚会、争论,这里的氛围造就了对以后150年有很大影响的思想家们,形成了无神论、人文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基本观念。但是几乎没有一位黑格尔左派宣称自己是黑格尔的追随者,有几位还公开批评黑格尔的哲学,但是这种历史上的区分法仍然在现代学院哲学中使用,黑格尔左派对黑格尔的批评导致一个全新的领域―关于黑格尔和黑格尔理论的文学作品。

37、一句哲理在年轻人嘴里说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说的只是这句哲理本身,尽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确。而老年人不只是说了这句哲理,其中还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38、雅典人对苏格拉底的第二项指控是他带坏了年轻人。这项指控指的是,有人宣称苏格拉底引导一个为人子者不遵从其父亲阿尼图斯,还告诉儿子说,他适合去做更好的事情,而非父亲为他计划的职业。阿尼图斯是个做买卖的制革人,这种手工活在古希腊人中间被视为下等人的活计。阿尼图斯已经为儿子计划好,要他接续自己从事这份职业,儿子却不同意这样做,因为苏格拉底的鼓励让他觉得,他成为一个制革人太屈才,他的天赋和智性使他适合于更体面的工作。

39、苏格拉底反对偶然和特殊的内在,而主张那种普遍的、真正的思想的内在。苏格拉底唤醒了这种真正的意识,因为他不仅仅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说思考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40、黑格尔在《百科全书》的导言中说:“哲学缺乏别的学科所享有的一种优越性:哲学不似别的学科可以假定所直接接受到的为其对象,或者可以假定在认识的开端和进程里有一种现成的认识方法。”(注:同上书,第37页。)这就是说,哲学要研究的,并不是经验中直接把握到的东西。经验中能直接把握到的东西都是可以给定的有限的东西,而哲学要研究的恰恰是超越于这些现成的给定的有限之物。例如,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这些现象是经验中可以直接把握得到的。物理学便把它当成了现成的起点,进而去研究物理现象的性质、规律等等。哲学恰恰不是研究这种给定的现象,而是要去追问和研究客观上是存在着物理现象吗?或者说,我们在经验中把握到的物理现象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吗?这种问题当然不是经验能给予的,而是理性思维自己设定的。这种问题要研究的当然也不是某种有限的存在,而是关于无限存在的问题,研究这些应用任何一种外在的现成的有限方式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例如,经验分析的方法、理性综合的方法等等都不行。研究它的真实的方法,就是这种无限对象的内容展开的过程。在这里,方法论和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

41、从以上结果可知,“存在即合理”并未出现于中译本的标准出版物中,推测应该属于日常中对类似冯友兰所述“凡存在者都是合理的”的简化应用。

42、新征程:明确新目标谱写新篇章(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43、但是,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是按实证科学的观点来了解辩证法的,即辩证法是与人的能动性没有任何关系的纯客观规律。例如,我们常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正因为客观上是如此,所以主观上亦如此。在这里,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是直接性的关系。事实上是如此吗?并不是如此,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不是直接性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现实中,任何事物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着的,不过,这些个体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在个别中蕴含着类。在思想中,一切都是以类的形式存在的,不过,人们在运用这些类概念时,所指向的恰恰又是个别。这就是说,客观存在是以个别蕴含一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思想中便恰恰相反,是以一般蕴含个别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在特定的给定状态中,两者的表现形态是相反的,但在具体的认识活动中,正是在这种相反的表现形式中达到了内容上的一致。这种一致性,特别表现在实践中的相互转化中。

44、相对于无神论者所倡导并对之孜孜不倦加以追求的“客观规律”、“道”、“法”、“理”,有神论者寻道的过程则要简单轻松许多。《圣经》中:“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神与道是自有永有的、双位一体的存在,对神的信仰可使信徒直接从神那里获得“道”,这是一种捷径,省去了无神论者追求真理的艰辛过程而直接使心灵获得了归属感、安全感体验。

45、“理”作为哲学概念出现于战国时期。《管子·四时篇》以阴阳为“天地之大理”。孟子以人心所具有的道德为理。韩非提出理是事物的具体规律。《吕氏春秋》把理视作判断是非的根据。魏晋兴“辨名析理”之风。王弼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郭象则认为理是必然性,即自然之理。张载强调理的客观性,认为“万物皆有理”,把理看成气化运动的规律,主张穷理。程颢、程颐建立理本论,把理作为最高本体。他们认为理是“形而上者”,是事物之“所以然者”,是永恒不变的宇宙本体,万事万物都是从理派生出来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的推动者。故,在程朱理学中,理成为最高哲学范畴。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王守仁在陆九渊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提出“心外无理”。明罗钦顺认为理是气所固有的规律。王廷相也认为理是气之理。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理者气之理”的学说,认为理是“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唐时期,佛教的华严宗提出理、事范畴,认为理是本体世界,应该是佛教进入中国后受到了本土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

46、如果人像自然动物似的,只是适应自然界而生存,那末也就不会发生认识自然界的问题。正因为要改造自然界才产生了要认识自然界的问题。所以,如果这种认识忘记了认识者自身也在这个自然界中,而且还受着自然界的制约,那就一定会把人和自然界绝对对立起来,走上一条危及人自身存在的危险道路。

47、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48、我以为,哲学要提供的不是一个没有人的世界图景,而必须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图景;而且不是人在其中的生存越来越恶化的世界图景,而是越来越人性化的、即越来越适宜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世界图景。所以,我们不是要追求没有人的世界是怎样的,而是要追求适宜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世界应该是怎样。到哪里去寻找这种应该,当然不可能到纯粹独立的思维的王国中去寻找。这样的王国是不存在的,更不可能从中找到什么“应该”。只有在人们的实践中去寻找。只有在这里找到的“应该”,它才能既超越于现实,而又能转化为现实。

49、黑格尔的辩证法主要是逻辑性质(概念性质、命题性质)的,黑格尔把辩证法当作逻辑(即思辨逻辑、辩证逻辑)。黑格尔的“主题”是指演绎学派和归纳学派所说的“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题”。

50、古希腊人认为,律法和习俗由神明颁立,并非个体的个人性的或主观的决定,个体在这里不能指手画脚。也就是说,当要作出一个重要的有关行动方针的决定时,无论是个人的私事,还是国家和社群的事情,任何个体都无权发言,只能由神明决定。古希腊人并不拥有黑格尔所谓的“主观自由”,即个体有权利在重要事情上为自己做决定。因此,若有人宣称有能力自己做决定,还宣称他拥有属于他个人的神谕,别人都不能看见或听见,这就会让希腊人觉得他十分傲慢而且不得体。这似乎恰恰是苏格拉底在做的事情,他坚称其命神的权威高于传统的律法和习俗。

51、理性(英语:reason)最早源起于希腊语词语“逻各斯”(希腊语:λόγος,logos)。在罗马时代,译成拉丁语:ratio,拉丁语原意是计算金钱,但在等同于逻各斯(logos)后,成为哲学上广泛使用的术语。译成法语后,成为法语:raison。最后形成了理性(英语:rationality)与理智(英语:reason)的字根。

52、雅典人针对苏格拉底的第一个控诉是,他不敬雅典城邦的神明,却引入新的神明取而代之。就像刚才所讨论的,苏格拉底宣称拥有一个命神。在古希腊人看来,某种程度上,苏格拉底是宣称用他自己私人的自我意识取代神谕。他似乎将个人的看法和观点置于神明之上。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Knowthyself),意味着个体必须看向自己的内在,去那里发现什么是真实。这意味着人应该不理会神明所颁布的传统公共道德。苏格拉底似乎否认公共道德的合法性,鼓励个体不要向外去寻找真理,而要向内。黑格尔认为,这些都是革命性的理念。个人命神的观念与城邦的神谕所或神明对立,确实相当于引进了一位新的神明。黑格尔总结说,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的罪名确实成立。

53、有(being)、无(nothing)导向生成(becoming)

54、以前,人们认为伦理真理在国家和社会等外在领域可见。然而,苏格拉底现在宣称它必须在个体里面被内在地看见。这可是一个激进的新思想:人不能再满足于道德,单纯地听从习俗和传统的命令。现在,每个个体不得不进行批判和反思,踏上自己抵达伦理真理的旅程。这种苏格拉底式的革命是破坏性的,因为它意味着公众道德的消亡;但它也是解放,使人们从习俗的专制中获得自由。人不必再因为一个东西是习俗就顺从它。如今,人可以质疑习俗和传统,拒绝他们不同意的方面。这是苏格拉底在古代就已开启的现代原则。

55、                     逻各斯

56、可以看出,相对于“理”,“理性”至少在含义上歧义性更少,具有较为明确和纯粹的哲学意义指向。由此组合而成的组合词语“合乎理性”相对于“合理”其含义同样也更为明确。

57、过去生产力不发达,哲学和科学的界限相当模糊,因为两者都试图解释世界,但是两者都不能全面地解释世界。所以,人们只能将有限的经验材料抽象出所有可能的概念,来对客观规律进行总结。此时,哲学的土壤还很肥沃,许多的未知规律,只能通过概念进行推演。如自然科学领域就有燃素说、以太说等等,都是自然科学家在面对有限的经验材料面前,不得不做出的猜想。更何况还有很多自然科学家暂时无力解释的领域,比如宇宙起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等,哲学家们根据形式逻辑加上有限的材料和猜想,彼此争论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也就是所谓的本体论、认识论、美学、形而上学等。 

58、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59、法,梵语Dharm,巴利语dhamma,音译:达磨。源于词根√dhar (保持)。佛家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意指主宰和支配一切存在(相)的内在(自持)的、根本的、唯一的、绝对的运行法则。因翻译版本不同或根据行文需求,也会被分别译作世法、诸法、万法、一切法。

60、在古希腊的辩证法那里——辩证法那个词本来就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他们提出来的——他们在论辩的过程中就采用了“逻各斯”,“逻各斯”的意思就是谈话,互相交谈。那么互相交谈把它记录下来,对语言采取了一种非常严格的甚至是崇拜的态度。

61、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62、1805年开始写《精神现象学》,于1807年3月出版。它标志着由康德开始的德国哲学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黑格尔已经成为一位成熟的和独树一帜的哲学家。黑格尔在这部巨著中划时代地提供了一部人类意识的发展史。它从内容上将人类意识发展分为5个阶段。①意识,②自我意识,③理性,这3个阶段属于主观精神;④精神,即客观精神;⑤绝对精神。黑格尔的整体观和伟大的历史感,均体现在这部意识发展史中。《精神现象学》作为人的意识发展诸阶段的缩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个体发展及人类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历史辩证法。

63、黑格尔本人比他现代的追求者更讲究科学,然而碍于当时时代的落后缺乏实践的素材,就像康德在面对归纳法的缺陷时,不得不抽象出自在之物和先验逻辑来给知识一个稳定的基础,黑格尔面对着无法克服形式逻辑本身无实质性内容的缺点,也只能抽象出有、无、正题等概念来论证辩证法具有实质内容,逻辑学就是思考实质。 

64、马克思碍于客观条件没时间对辩证法的科学本质做更多探索,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简单提了一些。但马克思积极地学习科学知识,留下了数千页的数学手稿,对生物学和化学的研究也众所周知。而恩格斯由于和杜林论战、参与第二国际等事务,也没有时间完成《自然辩证法》对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进行阐述。然而这些问题在今天有了较为科学的回答。 

65、“不言而喻,在我对数学和自然科学作概括叙述时,我在细节上也确信那种对我来说在总的方面已没有任何怀疑的东西,这就是:在自然界里,同样的辩证法的运动规律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正象在历史上这些规律支配着似乎是偶然的事变一样;这些规律也同样地贯串于人类思维的发展史中,它们逐渐被思维着的人所意识到;这些规律最初是由黑格尔全面地、可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而剥去它们的神秘形式,并从它们的全部的单纯性和普遍性上把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66、笔者认为,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得到恢复和发扬,黑格尔哲学无疑将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像不懂得它却又自认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那样,是绝对真理的化身;也不像没有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朋友们断言的那样,它一无是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几个人想入非非的杜撰,而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的生命力并不会因我们的好恶而增减。现在的问题是,虽然粉碎“四人帮”已经四分之一世纪了,但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还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主要阻力,这可能是因为封建的遗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严重地存在。

67、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黑格尔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使保守派感到欣喜若狂,而使激进派感到愤怒,因为黑格尔并没有得出‘凡是现存的都是要灭亡’的结论,这是黑格尔的保守性,但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必然要得出这样的革命性结论,这是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其实,黑格尔用保守性的话语说出了非常革命性的结论。黑格尔哲学的双重性(保守性与革命性),与德国资产阶级的双重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对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性)的反映”。

68、黑格尔认为,中国哲学首先注重的是孔子的道德哲学。孔子只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智者,在他那里没有一点思辨哲学,只是善良、道德的教条。孔子道德哲学所包含的义务,古人早就道出。

69、事实上在汉语言中的“合理”更多意思指向了个人情感意识下的主观愿景。也就是,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在读到合理一词的时候是无法避免在不自觉中混入自我主观情感期许的道德准则评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