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网名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案 > 当前文章

经典文案

62句诸葛亮的名人名言精选文案

admin 2024-01-23 14:22:42 59 阅读

诸葛亮的名人名言

1、10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诸葛亮《思虑第十五》)。(诸葛亮的名人名言)。

2、1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诸葛亮《将苑·谨候》),

3、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诸葛亮《治军第九》)。

4、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三十六计·反间计》

5、出自《三国演义》,比喻人多智慧多。“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实为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意思是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6、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0、如今的人,价值观,都不一样了。不以勤俭为荣,反而瞧不起勤俭持家的人,甚至嘲笑挖苦那些很勤俭的人,都喜欢铺张浪费,在这个年代铺张浪费还能拿去显摆,发朋友,让人真的感到很无语。

11、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如此,富国安家,不亦宜乎?(诸葛亮《治人第六》)夫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诸葛亮《治人第六》)。

12、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13、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14、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15、 劝农业,无夺其时。 ——诸葛亮(三国·蜀)

16、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17、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学会居安思危,更要学会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也只有这种思想,他才不怕有危险,因为他已经准备好了面对危险的措施和心理准备了。

1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

19、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诸葛亮《隆中对》)。

20、  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21、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2、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3、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24、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诸葛亮

25、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一一诸葛亮

26、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27、只希望能够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的生命,并不想在诸侯中显赫扬名。

28、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

29、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30、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31、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3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33、                 ——《又诫子书》

34、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35、读完诸葛亮的这句名言,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在劝诫大家去做一个思考这,也只有做一个思考者,他就善于把将要发生的事儿,或是没有发生的事儿,可能发生的事儿都会想得很周到。就如诸葛亮所言,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36、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37、知有所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诸葛亮《兵法》)。

38、臣身在外,无别调度,随时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来增加些微财产。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39、1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诸葛亮《将苑·智用》)。

40、红紫乱朱色,淫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诸葛亮《察疑第五》)。。

41、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42、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合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诸葛亮《君臣第二》)。

43、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44、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诸葛亮《纳言第四》)。

45、治理国家,无论圆通还是方正都不能失去规矩,主要的要抓住、次要的也不能放失,为政不能脱离理法道统,如此则万事可成,功业也可长久保持。诸葛亮主张用律法和规矩来规范官员和民众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安定有序。

46、10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斩断第十四》)。

47、 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主。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者也。

48、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译文)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49、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50、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诸葛亮

51、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又称蒋琬》)》。

52、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诸葛亮《治军第九》)。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擒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诸葛亮《治军第九》)。军以奇计为谋,以绝智为主;能柔能刚,能弱能强,能存能亡;疾如风雨,舒如江海;不动如泰山,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地,充实如天;不竭如江河,终始如三光,生死如四时,衰旺如五行;奇正相生,而不可穷(诸葛亮《治军第九》)。军以粮食为本,兵以奇正为始,器械为用,委积为备(诸葛亮《治军第九》)。夫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故善攻者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是以,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坚甲锐兵,不足以为强(诸葛亮《治军第九》)。议之知其得失,诈之知其安危,计之知其多寡,形之知其生死,虑之知其苦乐,谋之知其善备(诸葛亮《治军第九》)。治国以文为政,治军以武为计(诸葛亮《治军第九》)。

53、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54、再看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目中无人,谁也不怕,必然会招致很多人想打败他,其中最记恨关羽的就莫过于吴下阿蒙,而关羽最终的结局,也就是被吕蒙偷袭了荆州,败走麦城的结局。

55、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56、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译文: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勋卓著又不骄傲自大,有才能而能礼贤下士,个性刚直又能包容他人。----《将才》纤纤不伐,必成妖孽----《可当宜成想六策》

57、心疑,则难主下多于。----《地道主国杀》

58、诸葛亮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东风,又是空城计,简直聪明极了!然而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恰恰是我们文化的一个致命伤投机取巧。----郎成平

59、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0、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6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诸葛亮《视听第三》)。